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

[生活]學習面對恐懼,先將自己推向絕境

面對恐懼先把自己推向絕境,這看是殘忍的畫面,但請相信這的確是改變現況的一種方法。
生活中獲多獲少都會面臨困境,如何擺脫困境變成現代人必學的課題。
運動的時候,要如何可以比別人跑的快、投籃比別人投的好呢?
唸書的時候,要如何可以擺脫書唸不好考試考不好的難題呢?
工作的時候,要如何跳脫目前的思維去處理當下遇到的難題呢?
塞車的時候,要如何改變心境去看待這塞車的困擾呢?
沒錢的時候,要如何改變消費方式去規劃理財省錢之道呢?..............
種種困境也是因為到了絕境你才會發現,竟然發現只要勇敢的面對它、思考它,必定有其方法可以突破解決。
這是一種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況,但是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事情可以多花一些心思去規劃,這樣的規劃是否可以讓我們避免這樣的困境發生呢?我想是可以的,但是未必是完全,因為畢竟有很多時候是『計畫趕不上變化,變化總是在瞬間發生』。不過,勇敢的面對恐懼與困境這是解決的不二法門喔~共勉之

文 / 謝旺霖
2004年,你獲得了雲門舞集「流浪者計畫」的贊助,從雲南走向西藏。三年多後,你寫下了《轉山──邊境流浪者》。宏
這段時日,你總在想,到底最初是怎麼樣的原因,促使你去完成這本書?自何時起,你的靈魂裡開始潛藏著冒險遠行的因子呢?或許是從你踏入西藏的土地開始;也或許在你更早的青澀歲月下,深刻意識到自己的不安使然;又或者是,從你追尋文學的那一刻起……
《轉山》在今年元月底出版了。新書發表會那天,你邀請母親一同前往。你們坐在北上的班車裡,母親忽而「抱怨」你近來的忙碌,再次挑動了容易使你心煩和厭倦的話題:「你法律系畢業,為什麼不去考律師,找份穩當的職業?為什麼要過這種奔波的生活?幹嘛那麼辛苦。」但這次,你只是平靜凝視著窗外微微有雨,高速公路上的風景被一層濕漉漉的薄霧籠罩著,一輛輛疾駛的過車,像一支支偷襲的銳矢,從腦袋後方不斷射來,衝向視線前方,然後消逝。
「因為……就不想啊!(不對不對!你不能再用這種任性否除的態度回應她,重新再來一次。)」你第一次那麼認真地想回答母親的提問,心裡卻又不禁懷疑起自己棄法學文的追尋究竟是不是一種逃避?

追夢雖然辛苦,起碼不痛苦
母親用了另一種方式,舒緩你們之間的緊張感,她總將自己遭遇的難題也當作了你的課題,「讀書很累哪!ㄅㄆㄇㄈ到現在還背不起來,我常常讀到頭都好漲好痛,像要爆炸喔!」「你看看我唸ㄓ和ㄔ清不清楚?」。「知道」她還是唸得像「吃道」,你忍住了一點笑,告訴她:「唉唉,那就不要那麼辛苦唸了。妳現在每天只要負責開心地玩就好,反正我都已經幫妳多唸了那麼多的書。」
「因為……」你繼續搜尋著她能體會的詞彙。
天空陰翳的層色,彷彿不那麼憂鬱了。你問她:「哪個工作不辛苦?妳不是常說妳自己很辛苦嗎?」母親突然支支吾吾地:「那……那起碼要選個錢多的啊!」「啊,妳不是覺得我只要能夠快樂和健康就好了嗎?」你刻意放緩速度,用一種輕柔的聲音對她說:「我想,我走法律那條路,不僅是辛苦,還會痛苦勒。走文學這條路,是我自己喜歡的啊,雖然辛苦,但最起碼沒有痛苦。」
母親倏然默默地沒有再答話,你從後照鏡裡看見她折射出的側臉,她微噘著嘴,面向窗外,若有所思的表情。你想,也許,也許這次她終於真正懂得你的表達。這一句話,你卻遲了五年才說出。

流浪是為了學習面對害怕
發表會那天來了不少媒體記者,但重要的是你心中敬仰的大師也來了──林懷民、詹宏志、陳義芝以及郝譽翔。你始終坐立難安。
主持人介紹你的母親時,你看見她怯怯懦懦站起,羞赧地彎下腰對所有的人鞠躬,並稚拙地(雙腳卡住了)轉一圈身,口裡不斷唸著:「謝謝謝謝,謝謝大家。」會後,你面對記者訪問,眼角仍不時飄向母親,她對著許多走向她問候的人,熱切地捧著他們伸來的手,又是一陣道謝:「謝謝,謝謝你照顧我家的……」你母親根本不認識任何人,也分不清楚在場誰對你有著特殊的情感與意義。她的肩膀似乎有點緊縮不自在,表情天真,對任何人都是那麼的毫不防備和良善。
望著她,你摸摸自己的肩頸,觸及了一種慣性的僵硬與酸疼,無來由地感受到一份血緣在身與心內的連動。
近來在進行《轉山》分享會和雲門流浪者校園巡迴講座,你能陪母親吃飯的次數愈來愈少了,但餐桌上的菜餚總是愈來愈多。

有一次,母親驀地問你:「以後寫書可不可以不要再去那麼危險的地方。我有很多的故事讓你寫啊!」你心虛地看著她說:「哪有?那裡都很安全啊!」她竟然說:「你都在騙我,你去外面當『乞丐』以為我都不『吃』道。我朋友跑來唸我說我怎會讓你去。」你只好笑著對她說書上寫的都是「騙人」的,誇大的,不是真的。她只管像小孩子鬧脾氣嘟嚷著嘴:「我不相信,我才不相信你啦!」
你不知如何告訴她,你的「流浪」是為了學習面對自己的害怕,為了學習與貧窮和孤獨相處的緣故。更不知如何告訴她,你正是藉由走向一些艱難與困頓之處,才會在人生的每個環節上仔細思考著如何讓自己存活下來。

探索生命應有的位置
那日午後,母親說了一個不再令你覺得「老掉牙」的故事。她提及當初你父親在外頭養「查某」時,她幾乎天天到處求神問卜。有次,她透過朋友介紹到中部找一個據說很靈驗的老乩童,「結果第二次,那阿伯拿了符咒給我,就抓著我的手說,我這樣幫妳找回先生會折壽的,妳可要給我一點好處啊!」
「然後呢?」你趕緊追問。「然後,我嚇得都不敢動,只好求著阿伯說,阿伯阿伯你要這樣對我,我會去撞牆的。」「阿伯一聽就鬆手,我趕緊錢一丟,符也不要,就跑出來了。」「那次以後,我好像就學會看『破』一切,我也不管你爸爸回不回來了。」
你聽得眼睛瞇成一線,那些你以為只在電視新聞或小說裡才搬演的戲劇情節,竟然也發生在你母親身上。你覺得母親怎麼如此大膽敢跟你吐露這種事,卻也想像著她是否只告訴你部分的實情而已。有許久的時間,你已不再如此靜靜地聽她說話,你以為自己是那麼靠近她熟悉她,卻又那麼地遙遠與陌生。
自從她和父親離婚,十幾年來,她學著一種新的獨立的生活,買了房子,交往過幾位男友,在某些團體裡尋找認同。但她卻從未真正離開一位女性長久以來被規範的角色,先是為丈夫,接著為孩子,而自己永遠放在最後。即使到現在,看似少了丈夫,孩子們也各自擁有所屬的天地,可每每只要孩子們一通來電,不管在哪,她又會立刻擱下手邊的人事,迅速回到她的位置上。
那樣的生命究竟是不是她想選擇的?或者她到底有沒有選擇的餘地?你從未真確問過她,也擔心她把最終的答案指向你。並非不願,而是你深知自己無法全然為她的生命盡一切的參與和見證。


準備好各自展翅翱翔
最近你結束了八場《轉山》的分享會,你總是感動且意外能在這些途中,遇上幾位已經為人母親的讀者親切地告訴你,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作者的新書會喔!」或「我把先生和孩子擱在家裡專程來聽你分享欸!」甚至有個在你部落格留言的讀者說,看過你的書,便跟她的先生提議要短暫流浪去,不過先生說她「起肖」,她只好改成偷偷蹺一天班,獨自在外悠閒地逛了一整天。或許這一點點偏離的舉動起於《轉山》,但你更深信,那其實不過是早已長在每個人心中單純(卻已變得奢侈)的想望罷了。
曾經,有位母親的身影,被擠落在重重人群後,你看見她墊著板凳,伸長脖子,不斷低頭點頭振筆書寫,讓你不禁中斷了數秒演說。因為你彷彿看到的是自己母親,在課堂上專注一筆一畫刻寫ㄅㄆㄇㄈ的神情,那一刻,你憮然間似乎懂得原來她早已做好準備,她只是在默默等待著放心,等待著你和她都能各自展翅翱翔。

謝旺霖/28歲
◎文字工作者。現就讀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。曾獲選雲門舞集「流浪者計畫」、桃園文藝創作獎、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與出版補助。著有《轉山──邊境流浪者》(遠流出版)。

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

[閱讀]收發6訣竅,不被e-mail中斷工作

你是電子郵件的重度使用者嗎?你每隔10分鐘就要檢查一次是不是有新郵件嗎?如果你正為了每天收發電子郵件次數頻繁,造成工作效率不彰而痛苦不堪,就該看看李奧‧巴伯塔在《少做一點不會死》一書中提出的6個電子郵件收發訣竅:
取材自《少做一點不會死》,李奧.巴伯塔著,野人出版。整理 / 林毓茹

1.規定每日收信次數:最理想狀態是一天只收一次信;然而,對大多數人而言,可能一天收信兩次會更為實際。如果工作性質與內容使然,必須更頻繁地開啟信箱(例如客服人員),或可考慮限制自己一小時收一次信(例如,設定每個整點後的10分鐘收信),以免因為不斷地確認收件匣,而一再中斷手邊的工作。

2.找出最佳收信時間:如果一天收兩次信,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是很好的選擇,因為你可以在上午的中段收信,知道自己有沒有緊急信件,也為自己在下班前,留有足夠的時間處理信件。不過,每個人的工作情況都不同,所以最好能審視自己的工作習慣、例行作息和需求,再決定哪個時間收信最合適自己。不論你的選擇是什麼,一定要能貫徹到底。

3.絕不以收信展開一天的生活:早上收信,代表你默許電子郵件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程,也等於放任自己處於被郵件纏身、無法脫困的危險之中。
想要根治起床之後立刻打開電腦收信的「收信毒癮」,可參考以下兩個步驟:
第一步:開啟信箱之前,停下來冷靜思考;
第二步:讓開信箱成為「有意識」的決定,仔細思考「收信」與「達到目標」之間,究竟孰輕孰重。

4.關閉提示功能:如果你有使用電子郵件提示功能(例如,提示音效、跳出訊息或動畫),建議你立即關閉這個功能。提示只會干擾手邊正在進行的工作,打亂行程、脫離步調,讓你被突然想要寫信給你的人牽著鼻子走。關掉收信提示功能,只在事先設定的時間裡收信,你將驚喜地發現,原來一天能完成這麼多事。

5.堅持到底:把收信規則寫下來貼在牆上:「只在上午 10點和下午4點收信!」(或者是任何你選擇的時間)。每當想要收信的念頭浮現,立即停下動作,深呼吸,然後重新專注在手上的工作,這麼做的回報是——你能專心完成更多事情。

6.惜字如金:限制自己每封信的內容只能寫5行,只寫真正想說的話。每個人可以訂下不同的長度上限,不妨實驗幾天,找出最恰當的長度,並盡可能嚴格遵守。限制內容長度將迫使你只表達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,同時又能減少寫信的時間。

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

我不怪此瓦,此瓦不自 由

網路上流傳這一篇頗具教育意義的一篇文章,有小孩的我看完當下深知這是一個觀念,一個小觀念卻可以影響下一代很深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兒子還小,走路常常會碰撞到東西,一撞當然就哭啦!
本來,我止哭的法寶就是︰「什麼東西碰著你啦?桌子啊!來,來,我們打打!」
接著就朝惹禍的東西打三下,兒子見我為他出氣,很快就會收斂哭聲,有時候,他自己再用小手「打打」肇禍者,即刻就能破涕而笑,靈得很。

有一次,我正施用此妙方時,不巧被電話線另一端的摰友聽到,她一本正經的勸誡我,此法不能用,因為無形中灌輸給孩子「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」的觀念,以後他遇到別人動他時,他也會自然反應去打別人。
我一聽,如醍醐灌頂,立刻修正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。兒子再碰到東西的時候會說︰「喲!碰到了!好痛噢!來!告 訴媽媽你的眼睛在那裏?」
通常他會用小手指指淚眼,我會接著問︰「那你看到它(指惹禍的那個東西)囉?」通常他會點點頭,我馬上就說︰「可是它沒有眼睛啊!它看不到你耶!所以不是它故意撞你啊!是你不小心撞到它了嘛!跟它說對不起,別哭了,好不好?」

這一大串話對個二歲的孩子而言,實在有些複雜,他能懂多少也很難說,不過效果還不錯,多數時候他就真的止住哭聲。 我不知道這麼做對孩子有沒有誤導,但每次重複這幾句話時,我就會想到
王安石的一首打油詩︰「風吹屋簷瓦,瓦落破我頭,我不怪此瓦,此瓦不自由。
孩子撞上東西,當然不能怪那看不到、無知覺的它,如同屋瓦掉在我們頭上一樣,我們也不能怪屋瓦,因為掉下來非它本意,它根本無選擇的自由,這些道理都極簡單,無須懷疑。但想想,人與相處時,多少的怨懟、不滿、仇恨。不也可用同樣的觀點去原諒、去接納、去化解嗎?

有時,我們會覺得受人陷害、侮辱、 蔑視‧‧‧心裏會覺得不舒服,覺得受傷害,不能原諒對方,甚至想要報復。 這種時候,如果我們靜下來,為對方想想,可能他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心靈被蒙蔽了,他看不清事實,或者是他被某種人性弱點或某種力量轄制了,他不能做個完全自由的人,他或許心裏想要做的好事做不出來,偏偏做出不好的事,他缺乏了自由。 如果了解到對方是在看不清、不自由的狀況下才做出某件事,那麼無論自己受的傷害是多麼大都無須埋怨、氣憤了,誰真的和看不見的桌子、不自由的瓦動氣呢?划不來吧! 當然,由另一個角度看就是盼望(不!是祈求)自己成為看得見的自由人,不要處於「受限」的情況下還不自知,以為自己凡事看得明,而做出許多傷害別人的事,那可是件天大的「蠢」事呢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